《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标准

  • 05-21
  • 点击:[]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学前教育工作规范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了解教育科研的一般程序,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前期支持课程是: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幼儿园班级管理,后续课程有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等。

(二)学时与学分

36学时,2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

1.项目化教学。按照教育科研课题开展的程序,结合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特点,优化课程内容,形成“选题论证(含文献法)”、“开题报告”、“观察法”、“调查法”、“作品分析法”、研究论文、“中期报告结题报告”8个教学项目,每个项目都有具体的教学过程和实施过程,内化知识,形成能力。

2.教、学、做一体。注重“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结合,构建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内容体系。既突出理论知识的教学,指导学生“学会”,更重视实践过程的指导,以实践促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内化,增强“教”与“学”的实用性与针对性。

3.团队合作学习。鉴于本课程的性质,教学中组建810人规模的学习团队,以团队为单位进行各教学内容的学习,化解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益。

4.过程性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体,由平时成绩和教学项目成绩组成,以考核学生研究成果为主,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二、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的教育科研意识。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初步具有“我想做研究”、我能做研究的观念与意识。

2.初步具备从事课题研究的能力。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熟悉课题研究的一般程序,基本掌握几种幼儿园常用的教育科研方法,基本掌握课题开题、中期、结题报告与研究论文的撰写要求。

3.注重科研成果的应用。通过课程学习,使各团队能形成符合规范的报告、论文等科研成果,提升学生在学前教育领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内容标准

模块

教学单元

内容及要求

参考学时

研究的一般程序

第一章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概述

1.能说出选题的来源及原则,较科学地选择课题。

2.能说出课题表述的要求,能遵循要求基本正确地表述。

3.能撰写规范简单的研究计划。

8

文献法

第三章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文献的查阅

1.能根据文献检索的基本过程,在互联网上检索文献资料。

2.能概况文献综述的基本结构及撰写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形成符合规范的文献综述报告。

4

观察法

第五章

教育观察法

1.能说出观察法的定义和类型,能区别各观察法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能根据本组课题研究所需,选定一种观察方法,学会制定观察计划。

3.能根据观察计划,规范记录数据与信息的途径,学会综合分析,得出观察结论。

4.能说出观察报告的结构,根据观察内容与主题,写出格式规范、主题明确的观察报告。

2

调查法

第六章

教育调查法

1.能说出常用的调查方法——访谈与问卷的定义及实施步骤。

2.能根据本组课题研究内容,确定调查主题,设计出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3.能组织实施好调查过程,获得有效的调查数据与资料。

4.在综合分析调查数据与资料的基础上,能用规范的格式写出调查报告。

4

作品分析法

第九章 作品分析法

1.能说出作品分析法的定义及实施步骤。

2.能制定出规范的作品分析指标。

3.能在实践中运用作品分析法。

2

研究论文

第十四章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成果表述与质量评价

1.能说出论文的基本结构与基本要求。

2.能概况出论文写作的基本过程,能编制出写作提纲。

3.能撰写出一篇格式规范的论文。

2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整体规划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本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因此要在充分了解科研工作特点和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对教学目标进行整体规划。

2.精心组织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本课程的重点所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科研能力水平,因此,教学中一定要精心组织每个实践操练活动,确保达到“做中学、做中思、做中研的目的。

3.注重科研过程指导。在实践操练环境,教师要十分关注各团队研究过程的指导,发现学生学习困难,及时给予适当的指导,使其能顺利地完成各个项目,提高科研能力。

4.发挥团队合作效益。教学中通过组建学习团队,降低学习难度,引导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协作完成各项目任务,提高科研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评价建议

学前教育教育科研方法考核分两个层次进行:能力考核与课程考核。

1.能力考核:由师生共同评价学生(主要执笔人)5个项目的训练成果:观察报告、访谈报告、问卷调查报告、作品分析报告、研究论文。以文本形式展示出较高水平的学生,一次性过关,并给予个别点评。其文本成果选入《学前教育科研成果集》,择优可推荐发表。文本成果通过者,无须参加课程考核。

2.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口头展示成绩、期末考核成绩三部分构成。

三部分比例: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讨论成绩与表现,参与团队情况;期末考核成绩以实际得分为准。

3.说明:凡在正式报刊上发表的作品,总评成绩上每篇加5分。

(三)教材编写建议

1.根据专业和科研工作特点选取核心知识,使学生对课题研究形成整体认识。教材在选择各项目时,依照课题科研工作开展的流程进行编排,内容精要;在科研方法的选择上,不求囊括所有科研方法,旨在选取学前教育领域常用的主要方法;在案例的选取上,尽可能选择学前教育领域的范例,贴近实际,易于理解。

2.采用项目化教学,每个项目均按照“学习目标、内容标准、知识要点、案例分析、实践操练、作品展示”进行编排内容。教材各章节统一格式要求,具有一定的完整性。

3.提供难易适度的实践操作项目,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教材编写中,每个项目均提供了难易适度的实践操练项目,列出具体实践流程,明确师生在实践各阶段的任务以及达成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4.精简浅化理论知识,注重专业性和实践性。教材编写中,要尽可能精选相关理论知识要点,在表述知识点时要尽可能深入浅出,便于学生理解和实践,突出专业性和实践性。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充分利用附属幼儿园等资源。附属幼儿园及其他校企合作单位是本课程教学实践的重要阵地,因此要十分重视此资源的开发与运用,要与附属幼儿园等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2.向校内科研专家借力。校内科研专家不仅对整个课程教学进行指导,还可以对学习团队的活动过程以及活动成果给予指导。

3. 重视利用网络资源和其他媒体信息,提供充分的网络平台。本课程教学中需要依靠网络平台,搜集丰富的文献资料,因此,网络平台是本课程一个重要的资源和硬件设施,

4.及时总结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实践经验。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实践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备课组应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在研究中发现和提炼教学资源,形成一批有特色的教学素材、案例和课件供全体教师分享。教师应注意及时指导学生总结成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成果,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交流,促进全体学生共同提高学习水平。

(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选用教材

张宝臣等主编.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教学资源

杨世诚等编著.学前教育科研方法[M].科学出版社,2007.

王向东主编.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与实务[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蔡军主编.学前教育科研方法[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上一条:《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下一条:《幼儿园语言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