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学前教育教研室工作计划

  • 03-19
  • 点击:[]

2018-2019学年第学期学前教育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有效教学为目标,以校技能节教师教学大赛为契机,增强教研室教学团队合作意识,推进教学改革;改进集体备课方法提高备课质量,力促教学常规落到实处;把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本学期的教研活动主题,并围绕主题开展全员参与式的主题教研活动,做到边研边教、以教促研、以研促教,教研相长。

二、主要目标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

2、通过参加教师教学大赛,增强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整体教学能力。

3、改进主题教研活动形式,提高教师参与的主体性和教研质量。

三、主要工作

1抓好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1)开学初,组织教师认真制定好备课组或个人的授课计划,组长认真审查,及时上传。

2)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并根据教务处提出的有关要求加强二次备课,整合纸质教案和电子教案各自的优势,提高备课质量。并根据学校要求,结合课程负责人制度,丰富课程资源,建立学科试题库,完善各学科的课程建设。

3)根据学期初制定的公开课计划及时公示教学开放活动,强调各类公开课都要围绕本学期教研活动主题进行设计、教学和开展评课活动。

4)配合教务处、专业部做好教学常规检查工作,接受督导专家指导,促进教师教学常规性效率性、艺术等不同层次成长同时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确保形成优良的师德师风。

2组织教研活动,注重内涵实效

1)制定本学期教研活动计划,按时组织开展每周教研活动,活动前早准备早通知,活动中努力调动教师积极参与并认真记录活动过程,活动后及时总结

2)按照教研活动计划开展专题教研活动,每次活动都有明确的负责人、教研主题、及具体方案,注重问题导向、学生为本以及落地效果

3、推动团队合作,促进专业成长

1)通过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和课程负责人制度下的教学合作活动,发挥老教师的经验优势、年轻教师的创造优势和团队合作的优势帮助所有教师在各科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教学活动,确保平行班教学进度、教学要求与考核要求是同步的,也有利于促进个别教师的专业成长。

2)认真组织教师的各类教学开放活动,动员教师积极参加技能节教学团队比赛做到兢兢业业备课,反反复复磨课,从从容容上课,认认真真听课,实实在在评课,格外重视备课和磨课过程,争取突破校赛,进军市赛乃至省赛

3)珍惜学校提供的各级培训机会,组织受训教师认真学习、积极交流、形成经验分享、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4发挥制度优势,加强课程建设

1)落实教务部门新制定的课程负责人制度和备课组工作制度,按要求完成本学期在授课程已有课程标准修订工作,认真落实教学任务与要求,完善课程资源库等事宜

2)根据本学期的早读课管理实施意见,调动教师下班指导专业早读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专业课学习成效,助力幼儿教师资格证国考

5、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其他工作

1)根据授课计划,有条不紊推进学前高复14级专转本班的《心理学》、教育学》两门专业课的复习教学工作,逐月进行月考,争取取得佳绩。

2)专业见实习工作

配合专业部做好各年级的半日见习、学大16、学中17回乡见习和学大14级免费男幼师生实习指导工作,使学生端正思想带着任务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见实习,结束后认真总结、提高实效。

配合各部门做好其他相关工作,增进教研组内部的团结与协作。

、具体工作安排:

二、三月份:

1、开展第一次教研活动,认真学习教学常规,商讨本期的教学教研重点工作。

2、组织做好上学期不及格学生辅导与考试工作。

3、制定本学期教研活动计划、收缴上传各科授课计划表、备课组计划表、公开课安排表

4确定本学期备课组及组长,明确课程负责人及备课组长职责。

5、常规班班级补考学生的辅导、补考阅卷成绩汇总工作,高复班月考

5组织本组教师组建团队报名参加校技能节教师教学比赛的初赛项目。

月份:

1每周开展教研活动

2、做好期中考试的复习阅卷与试卷分析工作

3、部分老师的公开课活动。

4、高复班模考及正式考试

5、学大16级、学中17级学生回乡见习指导

月份:

1、每周教研活动

2、部分老师的公开课。

3、期中教学常规检查

月份:

1每周教研活动。

2、各学科制定好复习计划,做好期末复习、考试、质量分析工作

3召开教研组工作总结会,完成教研组工作总结。

4、上交各类材料。

卢春燕

201931


上一条: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学前教育教研室(理论组)工作计划
下一条: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学前教育教研室工作计划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