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计算机教研组开展的各项活动,要在学校教务处和专业部的统一领导下,以课程建设为基础,营造可持续的教研氛围,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积极开展教研活动。立足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制定出本学期计算机教研组工作计划。
二、重点工作
1.17级旅管班和学中班的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2.开展学大15级教师资格证国考信息技术类的辅导。
3.学大17级信息技术方向专业课程开发。
4.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信息化教学的研究活动。
5.开展特色教研活动。
三、具体工作安排
1、教研组建设与常规工作
本学期,教师人员稍有变化,有教师离职,也有新教师加入。做好原本工作的时候,要发展好新教师,培养新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在常规方面继续做好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等工作,组织教师开展各项公开课教学,通过评课议课与反思等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加强教学信息化,利用泛雅教学平台,建立教师教学空间,创建网络课程,建立课程资源。组内的每个教师必须明确各自的教学任务,确保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活动要有主题、有内容、有记录,形式可多样化,从实处提高教研水平。配合教务处做好教师业务考核,通过与组内外教师相互听课,交流,探讨,学习,积极撰写论文,课题等,学习新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和新的技能,在教研组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围绕信息方向课程的建设和学前专业发展的情况,做好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创新。
2、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不断更新自身的计算机知识,积极引导教师参加校级以上的各种活动和比赛,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校两课、论文、课件等评比,鼓励教师发表专业论文,通过老带新,自评自查,组内互相帮助,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本学期学大15级国家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其中有信息技术能力的考核,作为计算机组的教师,我们要深入了解考核内容,在辅导过程中有针对性,力争考出满意的成绩。
3、开展校本研究,做好计算机教学成果积累
2018年上半年,乔莲老师对学前教育的方向课程制定了全面的课程标准,本学期的计划是继续研究开发符合本专业的校本教材,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做好平时教学资料的整理工作,注重素材资料的收集。每周去幼儿园收集更符合现代教育教学需要的课程,引导专业发展。同时,要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就要对教学、教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度思考,撰写论文,甚至大家合作完成课题研究。
4、课内比教学,努力创建优质课堂
推门听课是我校考核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但是缺乏主动性。本学期,计算机教研组想通过同课异构的方式组织教师上公开课,变被动为主动,激发教学热情,提高教学水平。还要认真组织教师进行听课、议课,围绕课堂观察所收集的信息进行讨论,针对教学中所出现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讨论,共同促进相互学习和提高。鼓励老师参加各种培训,学习新理念、新经验、新技能。
5、开展学科活动,做好技能培训
做好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前的辅导工作,力争高通过率;配合教务处和专业部的工作,组织开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有机会还是要多开展学科活动,增强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每月具体安排如下:
九月:
1、各类计划的制定和收缴
2、学生补考工作
3、全国计算机一级等级考试
十月:
1、备课组专题活动(计算机应用基础备课组)
2、信息化手段教学的使用和讨论
3、学大15级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技术能力考核辅导
4、期中常规检查
十一月:
1、 期中常规检查
2、 组织专题教研活动(同课异构的公开课)
十二月:
1、 备课组专题活动(多媒体课件制作备课组)
2、 组织专题教研活动(打造高效课堂)
一月:
1、 学生期末考评
2、 教研组期末工作
赵璐
2018.9.15